典型文献
神经梅毒诊疗现状及进展
文献摘要:
梅毒是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神经梅毒为最严重、最常见的梅毒并发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报告2014年至2019年中国梅毒发病率由2014年的30.93/10万增长至2019年的38.37/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长。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侵入神经系统所引起的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害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出现于各期梅毒病程,一般认为,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约20%可发展为无症状神经梅毒,后者中10%可进展为有症状神经梅毒。目前神经梅毒诊断尚无金标准,需依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电生理、神经心理及神经影像等进行综合分析。目前用于治疗神经梅毒的抗菌药物包括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及大环内酯类,以青霉素为首选。神经梅毒药物治疗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抗菌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有效浓度及维持时间,杀灭梅毒螺旋体所需脑脊液中青霉素浓度应> 0.018 mg/L。神经梅毒推荐方案:青霉素1 800~2 400万U/d,静脉滴注(300~400万U/次,1次/4 h),连续10~14 d,继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周、肌肉注射、连用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240万U/d、肌肉注射、1次/d,同时口服丙磺舒,0.5 g/次、4次/d、共10~14 d,继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周、肌肉注射、连用3次。多学科协作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全身症状,对神经梅毒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是否适合神经梅毒治疗,有待商榷;丙种球蛋白治疗神经梅毒的适应证、用药频次及疗效尚待进一步探讨。
文献关键词:
神经梅毒;诊断;抗菌药物;多学科协作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东梅;马小扬;黄宇明
作者机构:
100015 北京,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100015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东梅;马小扬;黄宇明-.神经梅毒诊疗现状及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22(05):300-306
A类:
B类:
诊疗现状,性传播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性,梅毒螺旋体,入神,脊髓,周围神经损害,慢性感染,感染性疾病,可出,各期,经治,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诊断,金标准,电生理,神经心理,神经影像,抗菌药物,内酰胺,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毒药,脑脊液,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杀灭,中青,推荐方案,静脉滴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连用,普鲁卡因青霉素,丙磺舒,多学科协作治疗,精神症状,神经梅毒患者,糖皮质激素,梅毒治疗,商榷,丙种球蛋白,适应证,尚待
AB值:
0.2580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