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鼠肠系膜淋巴液持续引流新方法的初步建立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辅助回流方法,实现肠系膜淋巴液的持续引流.方法 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大鼠进行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管双插管手术,术后收集肠系膜淋巴液.实验组大鼠进行颈静脉和肠系膜淋巴管双插管手术,建立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循环模型.术后第7天利用清醒活动装置收集肠系膜淋巴液,记录各组大鼠的肠系膜淋巴液流量,检测其细胞成分及部分生化指标.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辅助回流方法,模型维持时间达7d以上.实验组大鼠的肠系膜淋巴液流量多于对照组流量[(2.01±0.12)mL/h vs(0.92±0.09)mL/h,P<0.01].实验组淋巴液中淋巴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和单核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淋巴液中K+、Na+、CO2和尿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三酰甘油和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颈静脉辅助回流技术能够实现大鼠在清醒、不限制饮食和正常活动状态下,实时并长期收集淋巴液,避免了手术应激、全身麻醉或动物受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液;插管;辅助回流;SD大鼠
作者姓名:
张笑瑞;曹静;吴倩倩;康康;陈国元;吴宝金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动物实验技术平台,上海200031;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0031
引用格式:
[1]张笑瑞;曹静;吴倩倩;康康;陈国元;吴宝金-.大鼠肠系膜淋巴液持续引流新方法的初步建立)[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2(04):267-274
A类:
肠系膜淋巴液,辅助回流
B类:
持续引流,淋巴管,颈静脉,十二指肠,插管,静脉循环,环模,清醒,细胞成分,分生,维持时间,7d,淋巴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K+,Na+,三酰甘油,P3+,不限,活动状态,期收,手术应激,全身麻醉
AB值:
0.160116
相似文献
合并房颤的高龄患者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李雪;许珍真;史继荣;马靖;尹春琳;李金宝;刘伟;刘树库;欧阳文;薛张纲;王东信;王天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0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1149;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北京 101149;中南大学湘雅第三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0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