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ICD-9-CM-3编码探讨
文献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国内对于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椎动脉颅内段介入治疗的操作编码存在争议,因此涉及此类操作的编码成为编码工作的难点.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分类的编码规则,按照脑血管的解剖部位,将颅内外血管介入治疗术式及操作编码进行了总结,以帮助编码员准确分类.支架置入术:颈动脉颅外段00.63、椎动脉颅外段00.64,颈动脉颅内段、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其他颅内动脉00.65;血管成形术:颅内动脉00.62,颅外动脉00.61;经皮粥样硬化切除术:颅内动脉17.54,颅外动脉17.53.编码人员要在掌握ICD基本的编码规则及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不断了解医学相关知识的新进展,持续提高编码质量.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ICD-9-CM-3;手术编码;脑动脉狭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亚男;陈甜甜;马伟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山东省,济南市,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务处,山东省,济南市,25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亚男;陈甜甜;马伟-.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ICD-9-CM-3编码探讨)[J].中国病案,2022(12):37-39
A类:
B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ICD,CM,神经内科,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动脉,操作编码,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规则,解剖部位,颅内外,血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术,术式,编码员,支架置入术,颈动脉,颅外,外段,基底动脉,颅内动脉,血管成形术,编码人员,基础医学,医学知识,临床医师,编码质量,手术编码,脑动脉狭窄
AB值:
0.2662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