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mNGS)在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具体分析mNGS在4个临床典型病例中的应用,探讨mNGS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及如何正确地判读结果.结果 病例1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考虑感染可能,但病原不明,通过mNGS方法迅速锁定目标病原为钩端螺旋体.病例2为结核杆菌感染,病原培养需要时间较长,且阳性率低,常规方法联合mNGS可明显提高诊断率.病例3显示mNGS敏感度高,可检测到微量的基因产物,但也不排除检测过程中的痕量污染.所以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联合常规检测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治疗反应综合判断,甄别假阳性可能.病例4显示mNGS因其高度敏感,对几乎所有病原微生物可无差别检测,所以其阴性结果对于排除感染亦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结论 mNGS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有益补充.
文献关键词: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红梅;张建欣;赵英仁
作者机构:
710061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滨州市中心血站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红梅;张建欣;赵英仁-.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内科杂志,2022(09):622-625
A类:
B类: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mNGS,典型病例,适应证,判读,危重,锁定目标,原为,钩端螺旋体,结核杆菌感染,常规方法,诊断率,检测过程,痕量,临床诊治,诊治过程,常规检测,合流,流行病学史,治疗反应,综合判断,甄别,假阳性,病原微生物,可无,无差别,阴性结果,阴性预测值,病原学诊断,病原学检测
AB值:
0.2739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