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芪苓益肾颗粒传统制备方法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对比芪苓益肾颗粒传统制备工艺(TPP)与中药配方颗粒(CFG)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方法 建立芪苓益肾颗粒指纹图谱,从相似度、化学成分种类、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峰面积4个方面研究芪苓益肾颗粒TPP与CFG样品的差异.结果 芪苓益肾颗粒TPP样品、A厂及B厂CFG样品相似度较高(0.959、0.956、0.926),C厂CFG样品相似度稍低(0.894).TPP和CFG有20个(峰1~13,峰15~21)共有峰;TPP与CFG相比有峰14的出现及峰22的消失.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发现CFG中各成分含量相对TP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FG共有峰总峰面积均低于TPP,A、B、C三厂CFG相对TPP共有峰总峰面积相对值分别为0.89、0.77、0.72.结论 芪苓益肾颗粒TPP与CFG相比有化学成分的变化,TPP样品指标成分含量高于CFG样品;两者在化学成分种类、数目及指标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表明CFG的标识当量存在一定误差,在临床应用中应进行修正,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文献关键词:
芪苓益肾颗粒;传统工艺;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相似度
作者姓名:
王隆隆;贾庆涵;袁会莹;张海风;陈恒文;杜跃亮;杨忠杰;王韵旨;宁萌;于晓涛
作者机构:
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 漯河 462300;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300;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隆隆;贾庆涵;袁会莹;张海风;陈恒文;杜跃亮;杨忠杰;王韵旨;宁萌;于晓涛-.芪苓益肾颗粒传统制备方法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J].中南药学,2022(01):39-44
A类:
芪苓益肾颗粒
B类:
统制,制备方法,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制备工艺,TPP,中药配方颗粒,CFG,分种,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峰峰,峰面积,品相,稍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芒柄花苷,芒柄花素,相对值,指标成分含量,当量,临床合理应用,传统工艺
AB值:
0.1956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