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多态性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常见遗传性视神经病变(HON)患者基因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方法 2013年5月~2021年10月本院神经眼科中心纳入的拟诊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二代基因测序分析与疾病相关的线粒体环状DNA基因突变,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 537例拟诊HON患者,其中遗传性视网膜病变88例(16.4%)、视神经病变449例(83.6%).完成基因检测者375例,阳性率为66.4%(249/375).249例基因检测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为3.7:1,以40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为主.其中主要致病基因突变为线粒体环基因点突变导致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及核基因OPA1突变导致的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DOA).在103例LHON阳性样本中检测出线粒体chrM-11778 G>A突变,占41.4%;其他特殊线粒体点突变有3291、8344、13413等.发现罕见基因突变包括OPA3、WSF1、CISD2、DNM1L、ACO2、AFG3L2、SPG7、NDUFS2、FGFR2、BBS10、TUBA8、NBAS、RAB18等,均与视神经萎缩相关.结论 临床拟诊HON及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占比高.这类患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明确潜在的突变位点及多态性,为精准医疗及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文献关键词: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基因检测;二代测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超逸;孙平;孙兴怀;陈倩;田国红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上海 200031;国家卫健委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 20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超逸;孙平;孙兴怀;陈倩;田国红-.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多态性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2(01):12-19
A类:
HON,chrM,WSF1,CISD2,AFG3L2,SPG7,NDUFS2,BBS10,TUBA8,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B类:
临床表型,基因检测,多态性分析,单中心,队列研究,基因突变,基因型,本院,神经眼科,二代基因测序,测序分析,疾病相关,视网膜病变,中男,儿童及青少年,致病基因,基因点突变,Leber,LHON,OPA1,DOA,阳性样本,出线,OPA3,DNM1L,ACO2,FGFR2,NBAS,RAB18,视神经萎缩,不明原因,遗传性疾病,突变位点,精准医疗,基因治疗,二代测序
AB值:
0.2168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