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LHON患者基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关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接受基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单臂临床试验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及武汉大学附属鄂州市中心医院纳入LHON患者159例,所有患眼均接受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rAAV2-ND4)0.05 μl玻璃体腔注射,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转换为LogMAR视力);采用Humphrey自动视野计测定患眼视野指数(VFI)和平均偏差(MD);采用Spectralis
? HRA+OCT仪测量患眼视盘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和平均RNFL厚度。以术后第12个月BCVA、视野和RNFL厚度作为治疗的主要结局。依据治疗后12个月BCVA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注射眼视力改善组81眼、注射眼视力未改善组62眼、未注射眼视力改善组65眼和未注射眼视力未改善组78眼;依据术后第12个月VFI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注射眼VFI改善组48眼、注射眼VFI未改善组71眼、未注射眼VFI改善组47眼和未注射眼VFI未改善组72眼,依据MD改善情况分为注射眼MD改善组52眼、注射眼MD未改善组67眼、未注射眼MD改善组47眼和未注射眼MD未改善组72眼。采用Pearson线性回归法分析各组患眼BCVA、VFI和MD恢复情况与RNFL厚度之间的关联。
结果:治疗后12个月,注射眼和未注射眼BCVA(LogMAR视力)分别为1.37±0.55和1.29±0.59,分别优于注射前的1.70±0.41和1.5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920、3.550,均
P<0.001)。治疗后12个月注射眼VF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M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未注射眼VF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MD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治疗后RNFL厚度总体逐渐变薄。注射眼视力提高组BCVA与视网膜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负相关(
r=-0.362、-0.292、-0.307、-0.308,均
P<0.05)。注射眼VFI提高组VFI与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
r=0.439、0.356、0.294、0.401,均
P<0.05)。注射眼MD提高组MD与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
r=0.495、0.424、0.377、0.474,均
P<0.05)。
结论:LHON患者基因治疗后RNFL厚度与视功能恢复程度有明显关联,RNFL较厚眼视功能恢复较好。
文献关键词:
基因疗法;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治疗;视力;视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人;光相干断层扫描;重组腺相关病毒;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元佳佳;张勇;陈长征;杨雪莹;缪青梅;Fan Kai Yoon;李斌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武汉 430065;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十堰 442000;武汉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 420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元佳佳;张勇;陈长征;杨雪莹;缪青梅;Fan Kai Yoon;李斌-.LHON患者基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关联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10):908-913
A类:
Spectralis
,HRA+OCT
B类:
LHON,基因治疗,后视,视功能,功能恢复,视神经纤维层厚度,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十堰市,太和,武汉大学,鄂州市,中心医院,受重,重组腺相关病毒,还原型,辅酶,rAAV2,ND4,玻璃体腔注射,采用标准,视力表,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Humphrey,计测,VFI,平均偏差,MD,视盘,盘上,未改,线性回归法,恢复情况,变薄,视力提高,恢复程度,显关联,较厚,基因疗法,光相干断层扫描
AB值:
0.2433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