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6例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PM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评估、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其生存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自2015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6例PM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特点,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PMBC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未达到,5年OS率为92.3%.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7(95%CI 6.5~15.5)个月,5年PFS为43.3%.至随访截止日期,16例患者中,1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25(95%CI 4~70)个月,14例(93.3%)生存,其中8例持续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ORR)为86.67%.4例难治复发患者,使用PD-1抑制剂ORR达75%.单因素预后分析表明Ann Arbor分期、B组症状、LDH水平、是否巨型包块、aa-IPI评分、PET-CT病灶SUV-max、Mum-1是否阳性、不同Ki-67水平均不是引起PMBCL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PMBCL患者初始治疗使用含有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可改善患者总生存,但PFS改善不佳,需要新的方案以期待达到治愈的目的.复发难治PMBCL可考虑使用以PD-1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文献关键词:
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PD-1单抗;预后;临床特征
作者姓名:
胡星;江慧;薛磊;耿良权;胡茂贵;丁凯阳;郑昌成;童娟
作者机构:
2300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星;江慧;薛磊;耿良权;胡茂贵;丁凯阳;郑昌成;童娟-.16例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06):773-777
A类:
B类:
纵膈,细胞淋巴瘤,预后分析,PMBCL,疗效评估,疾病进展,生存预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立医院,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截止日期,失访,随访时间,续完,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缓解率,ORR,难治复发,Ann,Arbor,LDH,巨型,aa,IPI,PET,SUV,max,Mum,Ki,初始治疗,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复发难治,可考
AB值:
0.357833
相似文献
伴弥漫大B细胞成分的初诊滤泡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
林志娟;查洁;易树华;李志峰;平凌燕;何晓华;余海峰;郑重;徐卫;陈菲莉;谢颖;陈碧云;张会来;王莉;丁凯阳;李文瑜;杨海燕;赵维莅;邱录贵;李志铭;宋玉琴;徐兵-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厦门大学医学院血液研究所,厦门市恶性血液病诊断与治疗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03;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2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与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杭州 310022;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南京 210029;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淋巴瘤科,广州 510080;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福州 35000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天津 30006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合肥 23000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