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4、sIL-2R和IFN-γ对预测抗结核治疗效果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sIL-2R)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对抗结核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67例新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抗结核治疗1~2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外周血血清TNF-α、IL-4、sIL-2R和IFN-γ水平,对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其最佳临界值,并以此为界值预测肺结核的活动性和治疗进展.结果:治疗1~2个月的sIL-2R水平[14.1(11.2,19.1)pg/ml]、治疗6个月的TNF-α水平[686.6(226.9,1030.5)pg/ml]和治疗1~2个月的IFN-γ水平[357.0(273.4,431.0)p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6.7(12.9,23.9)、848.3(345.2,1201.6)、490.0(303.6,607.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6,P=0.036;χ2=33.421,P=0.002;χ2=31.11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血清TNF-α水平为845.2 pg/ml时,治疗有效性的曲线下最大面积(AUC)为0.594(P=0.013);当血清IFN-γ水平为393.3 pg/ml时,治疗有效性的AUC为0.651(P=0.017).以最佳临界值为参照标准,发现治疗前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高于其最佳临界值者(阳性者)分别为43例(64.2%)和34例(50.7%),明显高于治疗1~2个月的IFN-γ[14例(20.9%)]和治疗6个月的TNF-α阳性者[19例(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634,P=0.000;χ2=53.181,P=0.013).结论: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作为监测抗结核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关键词:
结核;细胞因子类;生物学鉴定法;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聂文娟;石文卉;刘佩英;杨扬;王隽;王庆枫;初乃惠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北京101149;临沂市人民医院结核科,临沂 276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聂文娟;石文卉;刘佩英;杨扬;王隽;王庆枫;初乃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4、sIL-2R和IFN-γ对预测抗结核治疗效果的价值)[J].中国防痨杂志,2022(10):1022-1027
A类:
生物学鉴定法
B类:
血清细胞因子,sIL,2R,IFN,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干扰素,预测价值,前瞻性队列研究,首都医科大学,胸科,新诊断,活动性肺结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外周血血清,受试者工作特征,最佳临界值,治疗进展,pg,ml,治疗有效性,阳性者,平作,生物标志物,细胞因子类,治疗结果
AB值:
0.1853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