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感染性休克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1)和联合组(n=41).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予以补充血容量、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糖皮质激素、营养物质支持等对症基础治疗,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将20万U的乌司他丁注射液配合100 ml的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疗效、ICU住院时长、通气时长、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尿量]、血清细胞因子[乳酸(Lac)、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比常规组的70.73%(29/41)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ICU住院时长、通气时长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Cr、BUN和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Cr和BUN低于常规组,且尿量多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Lac、TNF-α和PC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Lac、TNF-α和PCT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CRP和IL-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CRP和IL-6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3/41)与常规组的12.20%(5/4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以提高疗效,加快机体恢复,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减少CRP和IL-6,且具有安全性.
文献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乌司他丁;疗效;肾功能;血清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祝志刚;郑燕
作者机构:
上饶市立医院,江西 33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祝志刚;郑燕-.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影响)[J].天津药学,2022(06):50-54
A类:
B类:
感染性休克,本院,院感,常规治疗,充血,血容量,抗感染,酸碱失衡,糖皮质激素,营养物质,基础治疗,生命体征,机械通气,用血,血管活性药物,乌司他丁注射液,ml,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ICU,住院时长,肌酐,尿素氮,BUN,尿量,血清细胞因子,Lac,降钙素原,PCT,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机体恢复,低血清
AB值:
0.214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