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对肺结核治疗效果的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在肺结核治疗效果评估中的检验效能.方法 分别收集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月时血清,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其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IFN-α的表达水平.同时影像学监测病灶变化情况,较治疗前,治疗2月时病灶无变化及增大为无效组,病灶吸收为有效组.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治疗2月与治疗前浓度的比值(Ratio值)区分肺结核治疗无效和有效的界值和检验效能.进一步将不同细胞因子串联或并联后,分析其组合后的检验效能.结果(1)无效组和有效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肺结核患者治疗两月后血清中IL-6、IFN-γ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23),IL-10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有效组治疗两月后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L-6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2)TNF、IL-17、IL-1β、IL-4、IL-6、IFN-γ、IL-12P70、IFN-α和IL-8的Ratio值在判断肺结核治疗无效时的敏感度>80%,但特异度较低;IL-5和IL-10的Ratio值在判断肺结核治疗无效时的特异度>80%,但敏感度较低.(3)IFN-γ、IL-17和IFN-α三种细胞因子串联组合后,在判断肺结核治疗无效时的灵敏度84.00%,特异度70.97%,准确度76.79%;IL-6和IFN-α两种细胞因子串联组合后,在判断肺结核治疗无效时的灵敏度80.00%,特异度67.74%,准确度73.21%.结论 对比治疗前,肺结核患者治疗2月后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有用于抗结核治疗效果监测的潜力.
文献关键词:
肺结核;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治疗效果
作者姓名:
李华;许婉华;龚兰;谢贝;杨瑜;刘志辉;吴玲;孟繁荣;王楠;王琪;张言斌
作者机构:
广州市胸科医院肺部疾病研究所 广州510095;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二分所 广州510095;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5102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华;许婉华;龚兰;谢贝;杨瑜;刘志辉;吴玲;孟繁荣;王楠;王琪;张言斌-.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对肺结核治疗效果的评估)[J].实用医学杂志,2022(17):2203-2208
A类:
B类:
表达水平变化,效果评估,检验效能,别收,肺结核患者,过流,流式细胞术,12P70,干扰素,IFN,学监,时病,病灶吸收,受试者工作曲线,Ratio,子串,性别差异,总体而言,联组,对比治疗,抗结核治疗,效果监测
AB值:
0.151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