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曲安奈德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对小鼠皮肤纤维化的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曲安奈德对小鼠皮肤纤维化的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采用博莱霉素[30μg/(kg·d),连续4周]皮下注射法建立皮肤纤维化模型,对照组于同时间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于博莱霉素注射7 d、14 d、21 d、28 d时的一般情况;模型建立结束后,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20 g/(L·d)、80 g/(L·d)(连续给药8周),对照组、模型组小鼠于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常规HE染色并于光学显微镜下测量小鼠皮肤组织厚度;免疫印迹法测量小鼠皮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LC3-Ⅱ、家蚕隔离体蛋白1(SQSTM1,又名p62)]、AMP激活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通路蛋白(AMPK、p-AMPK、mTOR、p-mTOR)水平变化.结果 建模期间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死亡1只、2只、1只.曲安奈德给药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厚度、p62蛋白水平升高,LC3-Ⅱ/LC3-Ⅰ、p-AMPK/AMPK水平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曲安奈德低、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厚度、p62蛋白水平降低,LC3-Ⅱ/LC3-Ⅰ、p-AMPK/AMPK水平升高(均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曲安奈德可抑制小鼠皮肤纤维化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促进AMPK-mTOR通路促进皮肤组织自噬有关.
文献关键词:
皮肤纤维化;曲安奈德;自噬;AMP激活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作者姓名:
张小超;黄永初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
引用格式:
[1]张小超;黄永初-.曲安奈德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对小鼠皮肤纤维化的自噬水平的调控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2(04):299-303
A类:
B类:
曲安奈德,AMPK,mTOR,小鼠皮肤,皮肤纤维化,高剂量,博莱霉素,皮下注射,注射法,背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给药,HE,光学显微镜,显微镜下,皮肤组织,免疫印迹法,自噬相关蛋白,微管,轻链,LC3,家蚕,隔离体,SQSTM1,又名,p62,激活蛋白,蛋白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蛋白,水平变化,平降,剂量依赖,量依赖性,可抑制
AB值:
0.2066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