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模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中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期间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无锡太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5例行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78例,女性87例;年龄11~83岁,平均46.2岁.其中112例单纯行颅内压监测(ICP组),153例行ICP监测+脑电双频监测(BI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多模态监测(多模态组).比较两组患者30d全因病死率、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同时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差异.结果 随访6~40个月,多模态组患者30d全因病死率显著优于ICP组(16.0%vs.26.7%,P=0.039),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多模态组肺部感染率(67.8%vs.48.6%)、钠离子异常发生率(76.2%vs.56.9%)及脱水药使用剂量均优于ICP组(P<0.05),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监测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的疗效,降低30d全因病死率、低温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脱水药物的使用,值得推广.
文献关键词:
颅脑损伤;多模态监测;颅内压;低温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封晓燕;董月娇;焦薇;陈军辉;史亚琴;王玉海
作者机构: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 医院(无锡太湖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封晓燕;董月娇;焦薇;陈军辉;史亚琴;王玉海-.多模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中的价值)[J].创伤外科杂志,2022(04):271-275
A类:
B类:
多模态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温治疗,治疗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无锡,太湖,神经外科,颅内压监测,ICP,脑电,双频,BI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30d,全因,因病,病死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异常,预后优良率,肺部感染率,钠离子,水药,使用剂量,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
AB值:
0.2111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