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进展
文献摘要:
胆汁淤积是指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循环的病理状态.各种原因使得肝脏病变导致胆汁淤积的疾病统称为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可出现黄疸、尿色加深、乏力、瘙痒等.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而仅表现为升高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疾病进展后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且具有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
文献关键词:
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淤积性肝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玲;范慧倩;严胜琦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武汉 430023;长江航运总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武汉 43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玲;范慧倩;严胜琦-.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2(01):29-37
A类:
B类:
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进展,排泄,常流,十二指肠,血液循环,病理状态,肝脏病变,统称,可出,黄疸,瘙痒,起病,隐匿,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疾病进展,高胆红素血症,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至死,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AB值:
0.35445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