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并发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PNH胃肠道受累非常少见。本研究旨在总结和分析PNH并发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收集并总结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6例PNH 并发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PNH并发缺血性肠病好发于青中年,中位发病年龄为31岁,男性多见。疾病多呈慢性反复发作,表现为腹痛(5/6)、消化道出血(5/6)。实验室检查可见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增高,多伴有胆红素水平增高。疾病好发于小肠,可同时累及结肠,单纯结肠病变相对少见,病变呈多节段性分布。腹部CT检查可见肠壁增厚并毛糙或渗出(6/6),肠系膜密度增高或呈“梳状征”(4/6),多数患者存在胆汁淤积或胆囊结石(5/6)。内镜下表现为不规则浅溃疡,环腔分布(5/6),病变界限分明,黏膜肿胀(6/6)。病理活检表现为黏膜慢性炎性改变。治疗上激素治疗联合抗凝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激素治疗。PNH并发缺血性肠病与典型的缺血性肠炎表现有所不同,青中年、小肠受累、多发节段性病变多见,且伴有提示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检查证据,早期识别和诊断,给予积极的激素联合抗凝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文献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缺血性肠病;腹痛;便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香丹;李玥;曹欣欣;杨莹韵;李晓青;钱家鸣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73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消化内科,青岛 266035;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北京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香丹;李玥;曹欣欣;杨莹韵;李晓青;钱家鸣-.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并发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22(02):205-209
A类:
B类:
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分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获得性,造血干细胞,胃肠道受累,非常少,总结和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发于,青中年,发病年龄,反复发作,腹痛,消化道出血,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血清乳酸脱氢酶,二聚体,标明,胆红素水平,小肠,结肠病,变相,多节段,节段性,肠壁增厚,毛糙,渗出,肠系膜,胆汁淤积,胆囊结石,内镜下表现,病理活检,黏膜慢性炎,慢性炎性,激素治疗,联合抗凝,抗凝治疗,缺血性肠炎,性病变,血管内溶血,查证,早期识别,较为理想,便血
AB值:
0.2957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