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Myo1h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初步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构建Myo1h(Myosin 1H)基因与人同源的第30号外显子敲除模型小鼠(Myo1h小鼠)并验证其敲除效率.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yo1h基因敲除F0(the founder)代嵌合体小鼠,并进行配笼繁殖,经过基因型鉴定后获得纯合F2(the second filial generation,子2代)代实验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从mRNA水平和蛋白层面验证敲除效果;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小鼠髁突区域Myo1h的表达进行观察,从体内验证敲除效果;通过Micro?CT三维重建测量有效下颌骨长度,对F2代小鼠进行表型评估;采用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yo1h基因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蛋白表达降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yo1h小鼠体内脑部、肺部以及髁突组织的Myo1h表达显著降低(P<0.05).通过Micro?CT和身长测量分析进行表型评估后发现,Myo1h基因敲除后小鼠的有效身长比正常对照组短(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出Myo1h基因敲除小鼠,且该基因敲除小鼠与正常对照相比,身长发育受到抑制影响.随着Myo1h基因对发育影响研究的继续深入,或许能为颅颌面骨的生长发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关键词:
Myo1h基因;小鼠;敲除;基因型鉴定;生长发育
作者姓名:
温士强;孙榕榕;时函;李永明
作者机构:
上海市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上海 20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温士强;孙榕榕;时函;李永明-.Myo1h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初步观察)[J].口腔医学,2022(08):673-680
A类:
Myo1h
B类: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Myosin,1H,外显子,模型小鼠,除效率,Crispr,Cas9,技术构建,F0,founder,嵌合体,基因型鉴定,F2,second,filial,generation,实验鼠,免疫印迹,印迹技术,白层,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染色技术,髁突,体内验证,Micro,三维重建测量,下颌骨,Prism,软件包,统计学分析,实时定量,染色结果,脑部,身长,测量分析,正常对照,颅颌面骨
AB值:
0.2874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