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体外药敏试验系统评估
文献摘要:
目的:评估国内临床实验室常用的7种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系统,为临床实验室对多黏菌素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支持.方法:选取全中国多中心2017-2018年抗菌药物耐药趋势监测研究(SMART)项目中的512株革兰阴性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BMD)法检测菌株对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选取MIC为0.25~64 mg/L的102株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60株,肺炎克雷伯菌37株,不动杆菌属5株.采用BMD-A法、纸片扩散(KB)法、E-test法(Etest-A和Etest-B)和自动化药敏检测系统(NMIC/ID4、NMIC-413及DL-120,简称DL-120药敏系统)的4种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属,对7种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剂及系统进行评估.以BMD法为参考方法分析4种方法与参考方法的基本一致率(EA)、分类一致率(CA)、非常严重错误(VME)及重大错误(ME).结果:BMD-A试剂检测多黏菌素B的MIC的CA、EA均最高,分别为98%和85%,且VME最低,KB法检测多黏菌素B与黏菌素的抑菌圈直径和MIC存在相关关系(r=-0.579,r=-0.410;P<0.001).在2种E-test法中,Etest-A法检测的CA、EA、VME和ME分别为93.1%、78.2%、13.3%和3.5%,而Etest-B的MIC偏低,VME为57.8%,相比于Etest-B,Etest-A的差异(MD)为26.5%.NMIC/ID-4及NMIC-413一致性较好,CA、VME均为95.1%和10.6%.DL-120药敏系统CA最低,为71.6%,且VME也略有欠缺,为61.7%.结论:BMD-A法试剂检测的菌株对多黏菌素B的MIC性能较好,NMIC/ID4与NMIC-413两种系统一致性较好,而Etest-B法对临床菌株检测有较高的VME,不应在临床用于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文献关键词:
多黏菌素B;黏菌素;药敏试验;微量肉汤稀释(BMD)法;Etest法
作者姓名:
刘晓妤;张辉;张戈;张京家;段思蒙;康巍;王瞳;李进;徐英春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北京 100730;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晓妤;张辉;张戈;张京家;段思蒙;康巍;王瞳;李进;徐英春-.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体外药敏试验系统评估)[J].中国医学装备,2022(06):38-42
A类:
Etest,ID4,分类一致率
B类:
多黏菌素,素体,体外药敏试验,试验系统,系统评估,临床实验室,药物敏感性,敏感性检测,多中心,抗菌药物耐药,耐药趋势,SMART,革兰阴性菌,肉汤,BMD,最低抑菌浓度,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纸片,KB,化药,NMIC,DL,参考方法,EA,CA,严重错误,VME,抑菌圈直径,种系,临床用,体外敏感性
AB值:
0.1741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