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7.0 T心脏MR评估2型糖尿病小鼠早期心肌应变改变特点
文献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心肌应变的改变特点。方法:60只健康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T2DM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T2DM组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制作T2DM模型,最终造模成功23只。对照组注射等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造模成功后第4、8、12、16、20和24周作为监测时间点采集实验数据。每个时间点时各组均入组9只小鼠,然后各组随机选取6只用于体重和血糖监测及7.0 T MR图像采集,处死剩余3只用于制作病理切片(天狼星红染色)以观察心肌间质纤维成分及微小血管的情况。MR图像采用心脏MR特征追踪(CMR-FT)技术进行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峰值(GPCS)和径向应变峰值(GPRS),并测量射血分数(EF)等。观察期内,各组自身不同监测点参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参数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观察期内组间血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期(4~24周)内T2DM组小鼠GPCS呈下降趋势,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23,
P<0.001);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小鼠的GPCS于第20、24周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20周时T2DM组GPCS为-11.4%±2.1%,对照组为-14.3%±1.9%(
t=-2.54,
P=0.029);第24周时T2DM组为-12.3%±1.7%,对照组为-14.6%±1.8%(
t=-2.35,
P=0.040)。EF在第24周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M组为51%±5%,对照组为62%±6%(
t=3.38,
P=0.007)。观察期内,T2DM组小鼠GPRS呈下降趋势,但组内和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肌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从第12周起T2DM组小鼠心肌间质纤维成分明显增多。
结论:T2DM小鼠早期即可出现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应变的改变,其中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峰值可较EF更早反映DCM的心功能改变。
文献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糖尿病,2型;糖尿病并发症;心肌纤维化;特征追踪;心肌应变;小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春彦;张宏凯;高一峰;张楠;刘东婷;杨琳;徐磊;范占明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春彦;张宏凯;高一峰;张楠;刘东婷;杨琳;徐磊;范占明-.基于7.0 T心脏MR评估2型糖尿病小鼠早期心肌应变改变特点)[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05):569-575
A类:
B类:
糖尿病小鼠,心肌应变,糖尿病心肌病,DCM,周龄,C57BL,6J,字法,T2DM,喂养,高脂饲料,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柠檬酸钠,缓冲液,只用,血糖监测,图像采集,处死,病理切片,天狼星,微小血管,特征追踪,CMR,FT,左心室,GPCS,径向应变,GPRS,射血分数,EF,观察期,监测点,点参,数间,单因素方差分析,血糖值,均差,心肌组织,可出,间质纤维化,更早,功能改变,磁共振成像,糖尿病并发症,心肌纤维化
AB值:
0.2950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