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剂型苯甲酸在体外和体内的控释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型苯甲酸的体外和体内控释效果.[方法]试验分为体外溶出试验和体内控释试验.①体外溶出试验:配制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在200目转篮中置入普通型苯甲酸和控释型苯甲酸,在溶出度仪中于1、2 h(人工胃液)和1、2、3、4 h(人工肠液)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苯甲酸含量,计算溶出度和留存率.②体内控释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清远麻肉鸡36只,预饲后分为3组,每组12只;晨饲后立即投喂纯面粉丸剂(对照组)、含0.1%普通型苯甲酸的面粉丸剂和含0.1%控释型苯甲酸的面粉丸剂,并于投喂后0、1、2、4 h每组分别取3只鸡屠宰,取各区段胃肠道内容物,采用HPLC技术检测苯甲酸含量.[结果]①体外溶出试验:在人工胃液中1 h,控释型苯甲酸的留存率是普通型苯甲酸的3.45倍;在人工胃液中2 h,普通型苯甲酸未被检测出,而控释型苯甲酸的留存率为56.18%;在人工肠液中4 h,控释型苯甲酸的留存率为40.10%,而普通型苯甲酸在1 h时未被检测出.②体内控释试验:采食后1 h,控释型苯甲酸组在腺胃+肌胃中的苯甲酸浓度是普通型苯甲酸组的5.46倍,二者差异显著(P<0.05);采食后2 h,控释型苯甲酸组在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中的苯甲酸浓度分别是普通型苯甲酸组的1.61、2.43、1.95倍,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采食后4 h,控释型苯甲酸组在回肠内容物中的苯甲酸浓度是普通型苯甲酸组的6.68倍,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溶出和体内控释试验均表明,将苯甲酸进行包被等工艺处理后形成的控释型苯甲酸具有较高的过胃率,进入肠道后段在整个肠道缓慢释放,实现长效抑菌功效.
文献关键词:
苯甲酸;溶出度;控释;人工模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晓南;胡友军;程皇座;刘坚;陆信芳;李海芸
作者机构:
广东酸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清远 511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晓南;胡友军;程皇座;刘坚;陆信芳;李海芸-.不同剂型苯甲酸在体外和体内的控释效果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2(06):42-47
A类:
B类:
剂型,苯甲酸,控释,内控,体外溶出试验,胃液,肠液,中置,置入,普通型,溶出度,HPLC,酸含量,留存率,清远,肉鸡,投喂,面粉,丸剂,屠宰,区段,肠道内容物,采食,酸浓度,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行包,包被,工艺处理,后段,长效抑菌,抑菌功效,人工模拟
AB值:
0.1850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