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机械取栓完全复流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CS)患者经机械取栓并完全恢复前向血流后部分患者临床预后仍然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PCS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闭塞血管完全恢复前向血流定义为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达3级。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 2分则被定义为预后不良。将患者基线资料、治疗相关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确定最佳界值。结果:共纳入39例经机械取栓治疗后完全恢复前向血流(mTICI 3级)的PCS患者。其中,预后不良患者共20例(51.3%)。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OR = 1.21,95%CI = 1.037~1.414,P = 0.016)、后交通动脉(PcomA)未开放(OR = 0.052,95%CI = 0.005~0.557,P = 0.014)为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762,截断值为20分,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84.2%。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高、后交通动脉未开放,是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并完全恢复前向血流后临床预后仍不佳的相关因素。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后循环;机械取栓;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正文;李沛城;陈珑;刘一之;李波;袁晨;侯凯文
作者机构:
215006 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正文;李沛城;陈珑;刘一之;李波;袁晨;侯凯文-.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机械取栓完全复流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22(01):22-26
A类:
PcomA
B类:
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PCS,完全恢复,后部,临床预后,我院,机械取栓治疗,闭塞,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Rankin,mRS,分则,预后不良,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后交通动脉,预测因素,截断值
AB值:
0.1708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