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东北红豆杉枝叶中原花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糖尿病抑制活性
文献摘要:
以东北红豆杉枝叶为原料,采用酶与超声波辅助耦合提取原花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萃取分离得到了一个原花色素化合物,另外对不同溶剂萃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了抗糖尿病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酶与超声波辅助耦合提取原花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溶液为溶剂、酶质量浓度0.15 g/L、液料比14:1(mL:g)、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40℃和超声波功率120 W,在此条件下提取1次的原花色素提取得率为3.84%(提取率为83.48%).响应面模型显著性检验发现模型的P值为0.0002,表明差异极显著,回归方程有效,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乙酸乙酯萃取物经AB-8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原花色素化合物,通过TOF-MS结构鉴定和紫外全波长扫描,确定该化合物为儿茶素与刺槐亭醇的二聚体原花色素.不同溶剂萃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到的7种组分(CBFr.1~CBFr.7)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α-淀粉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3.60%和63.03%,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CBFr.1~CBFr.5对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在0.036~0.043 g/L之间,对α-淀粉酶都有较好的抑制能力.CBFr.3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其IC50值为0.04 g/L,低于阿卡波糖IC50值0.063 g/L;分析表明CBFr.1~CBFr.4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及一定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可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又减少了因过量降低α-淀粉酶活性而产生的副作用,故CBFr.1~CBFr.4可作为Ⅱ型糖尿病抑制剂.
文献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原花色素;提取工艺;糖尿病抑制
作者姓名:
姜萍;曲肼靓;贾雨欣;孙智超;刘思盈;王飞
作者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萍;曲肼靓;贾雨欣;孙智超;刘思盈;王飞-.东北红豆杉枝叶中原花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糖尿病抑制活性)[J].林产化学与工业,2022(06):108-116
A类:
糖尿病抑制,CBFr
B类:
东北红豆杉,枝叶,原花色素,提取分离,超声波辅助,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萃取分离,溶剂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分离,抗糖尿病活性,最佳工艺,工艺条件,乙醇溶液,液料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超声波功率,此条,色素提取,得率,提取率,响应面模型,显著性检验,AB,葡聚糖凝胶,硅胶柱层析,柱层析分离,分离纯化,TOF,结构鉴定,紫外全波长扫描,儿茶素,刺槐,二聚体,淀粉酶活性,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半数,IC50,抑制能力,酶抑制活性,阿卡波糖,降血糖,副作用
AB值:
0.2036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