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优化术中配合对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术中配合对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血流动力学、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9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不同配合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每组49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术中配合,优化组采用优化术中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的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皮质醇(Cor)].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MAP、HR均明显低于术前,但优化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化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d,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均高于术前,但优化组患者的IL-6、TNF-α、CRP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PT、APTT、TT均短于本组术前,Fib和D-D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优化组患者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Fib和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SOD、GSH-Px水平均低于术前,ROS、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优化组患者SOD和GSH-Px水平均高于常规组患者,ROS、Co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术中配合能够辅助提高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减轻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更好地降低术后炎性反应,从而提高了手术医师与患者的满意度.
文献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术;术中配合;血流动力学;炎性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夏丽萍;邱明科;李佳;何佳雯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手术室,上海 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上海 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丽萍;邱明科;李佳;何佳雯-.优化术中配合对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反应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02):220-225
A类:
B类:
术中配合,腔内激光术,大隐静脉曲张,上海交通大学,学医,新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炎性反应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二聚体,氧化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标,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皮质醇,Cor,高腔
AB值:
0.1243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