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刺激活轴抑制蛋白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的保护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针刺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骨骼肌细胞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轴抑制蛋白1(Axin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12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采用手术切断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针刺组在造模后进行电针治疗("足三里"和"承山"穴),每次10 min,连续治疗3周.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绯肠肌组织的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及肌细胞直径比;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绯肠肌损伤;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绯肠肌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AKT、p-AMPK、AMPK、Axin1、B细胞淋巴瘤2(Bcl-2)、Bcl相关X蛋白(Bax)、活化胱天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0.38±0.06)、肌纤维截面积比(0.52±0.12)和肌纤维直径比(0.53±0.16)均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30.85±5.74)%明显升高(P<0.05),Bcl-2(0.40±0.03)、Bax(0.53±0.05)、cleaved caspase-3(0.58±0.06)、PCNA(0.44±0.05)、p-AKT/AKT(0.54±0.06)、p-AMPK/AMPK(0.73±0.04)和Axin1(0.41±0.05)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0.52±0.07)、肌纤维截面积比(0.64±0.11)和肌纤维直径比(0.66±0.15)均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21.39±3.87)%明显下降(P<0.05),Bcl-2(0.61±0.05)、PCNA(0.72±0.08)、p-AKT/AKT(0.82±0.09)和Axin1(0.62±0.06)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Bax(0.33±0.04)、cleaved caspase-3(0.34±0.04)和p-AMPK/AMPK(0.51±0.03)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调控Axin1/AMPK/AKT的表达,延缓失神经大鼠骨骼肌的萎缩.
文献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轴抑制蛋白1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祥华;罗湘筠;李文倩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南 株洲4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祥华;罗湘筠;李文倩-.针刺激活轴抑制蛋白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的保护作用)[J].安徽医药,2022(05):913-917,后插1
A类:
B类:
针刺,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失神经,骨骼肌萎缩,骨骼肌细胞,AKT,AMPK,Axin1,空白对照,假手,切断,坐骨神经,大鼠模型,电针治疗,足三里,承山,肌组织,湿重,纤维横截面,横截面积,直径比,HE,肌损伤,TUNEL,蛋白质印迹法,blotting,细胞淋巴瘤,Bcl,Bax,胱天蛋白酶,cleaved,caspase,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腓肠肌,纤维截面,面积比,肌纤维直径,细胞凋亡率,周围神经损伤
AB值:
0.1991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