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调查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POAF)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方法,回顾队列纳入了 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患者387例,前瞻性队列纳入了 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患者439例,共纳入826例.纳入患者中位年龄58(51,65)岁,女性患者518例(62.7%),男性患者308例(37.3%).收集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临床资料.对纳入变量先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寻POAF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在院期间共随访发现15例POAF事件,POAF发病率为1.8%.无患者发生术后院内死亡.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4.15,95%CI:1.26~13.63,P=0.019)、术前白蛋白水平偏低(OR=1.25,95%CI:1.04~1.52,P=0.017)、既往心律失常病史(除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外)(OR=5.91,95%CI:1.10~31.61,P=0.038)是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1.8%,男性、术前白蛋白水平偏低、除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外其他心律失常病史是POAF相关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并发症;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龚达;李晓;王少东;张凯;肖蓉心;杨帆;李剑锋;王俊;李运
作者机构:
10004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胸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龚达;李晓;王少东;张凯;肖蓉心;杨帆;李剑锋;王俊;李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08):903-908
A类:
B类: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术后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POAF,我院,前瞻性队列,女性患者,集纳,围术期,后院,院内死亡,多因素回归分析,前白蛋白水平,心律失常,心房扑动,他心
AB值:
0.1306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