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15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小分子激酶抑制剂(small molecule kinase inhibitors,SMKIs)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0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接受SMKIs治疗后发生ADR的住院患者病历,从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情况、ADR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共215例患者发生SMKIs相关ADR,男女性别比为1.29:1,平均年龄(58.91±13.75)岁;涉及17种SMKIs,按照ADR构成比排序前5位的药品依次为厄洛替尼(20.47%)、吉非替尼(16.74%)、舒尼替尼(14.42%)、伊马替尼(12.56%)和索拉非尼(12.09%);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35.62%)和消化系统(31.05%)损害最为常见,多为一般ADR,亦有严重而导致停药的情况.结论 SMKIs相关ADR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应加强监测,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提高靶向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文献关键词:
靶向药物;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姓名:
范倩倩;张波;赵彬;李秋月;刘芳;马杰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倩倩;张波;赵彬;李秋月;刘芳;马杰-.215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2(05):550-553,560
A类: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SMKIs
B类:
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析,small,molecule,kinase,inhibitors,adverse,drug,reaction,ADR,发生特点,合理用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病历,药品使用,男女性,性别比,平均年龄,构成比,厄洛替尼,吉非替尼,舒尼替尼,伊马替尼,索拉非尼,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停药,早期识别,靶向治疗,依从性,靶向药物
AB值:
0.3042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