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环境视域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农业研究——兼论早期畜牧业的起源
文献摘要:
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经济模式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间以渔猎,其核心特征是混合经济;当地农业是一种粗犷型旱地农业经济,这种生业模式与中原地区的典型旱作农业不同,狩猎在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长城沿线地带的气候环境是此地混合经济存在的自然基础,随着环境逐渐变冷,该地族群逐步适应环境变迁,主动调整生业模式,即农业整体下降,畜牧成分不断上升,朱开沟遗址一到五期遗存生业模式的变化,生动反映出畜牧经济脱胎于当地混合经济的历史进程.至迟到商代前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畜牧经济已经初步形成.
文献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粗犷型旱地农业;混合经济;畜牧业起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瑞强
作者机构: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瑞强-.环境视域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农业研究——兼论早期畜牧业的起源)[J].农业考古,2022(01):20-28
A类:
粗犷型旱地农业,畜牧业起源
B类:
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南部地区,经济模式,狩猎,以渔,渔猎,核心特征,混合经济,农业经济,生业模式,中原地区,旱作农业,济中,长城沿线,气候环境,此地,变冷,族群,适应环境,环境变迁,开沟,遗址,五期,遗存,脱胎,至迟,迟到,商代前期
AB值:
0.2690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