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农业考古》
本刊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31
国内刊号:36-1069/K
国际刊号:1006-2335
♦ 主要栏目: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起源研究 稻作起源研究 农业历史研究 农业文化研究 农业工具 农田水利 粮食作物
♦ 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考古学类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一等,江西省优秀期刊综合设计奖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联系方式
主编:施由明
电话:0791-885958168859232488592141
邮编:330077
邮箱:agarsym@126.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本刊不收任何费用。

         2022630日星期四

                               

 

《农业考古》投稿声明

202001期信息】

 

本编辑部发现网上出现了造假的“农业考古杂志社官网(www.nykaogu.cn)”。由百度搜索或360搜索,会出现“欢迎访问农业考古杂志社官网”,极其仿真, 网页中的“在线投稿”和投稿邮箱(nykaogubjb@163.com)都是假的,已有不少作者上当受骗,此网页是盗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ICP注册号所建的网页。本编辑部特此声明:

一、《农业考古》编辑部只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领导下的编辑部,从未成过立杂志社。

二、本编辑部没有设立过在线投稿,只有唯一正确的投稿邮箱:agarsym@126.com

三、本刊不以任何方式向作者收取版面费,若有则请举报!举报电话:0791-88595816。

四、本刊未委托任何个人或机构组稿,网上一切中介、代发机构与本刊无关,请作者谨慎投稿。

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长期以来对我刊的支持和帮助,编辑部全体同仁将努力工作,以学术质量为文章的取舍标准,使我刊更上一层楼。

《农业考古》编辑部

2020210

 

《农业考古》编辑部稿约

202202期信息】

 

一、《农业考古》杂志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核心期刊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以学术性为主,是以学术性为主,兼顾资料性、知识性的刊物,欢迎着重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化学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论文、简报及调查报告等稿件,也欢迎有关其他关于国内外农业史方面的文章。

二、《农业考古》为双月刊,其中1345期为综合性(农、林、牧、副、渔等)农史研究,25期为中国茶文化专号,专门发表有关茶文化方面的研究论文。

三、本刊坚决贯彻百家争鸣古为今用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实行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适当删节权(但不改变作者观点),不愿删节者请预先声明。

四、本刊图文并重,凡涉及考古发现和民族学调查资料,请尽量附以照片和插图。为便于制版,照片尽可能放大四寸以上。

五、来稿刊用后,酌付薄酬。由于办刊经费拮据,薄酬还经常未能及时发出。如有以投稿为谋生主要手段者,盼勿投寄本刊,事出无奈,万望海涵。

六、投稿邮箱:agarsym@126.com 来稿一律需电子版。

七、编辑部电话:0791—885958168859232488592141

八、本刊已许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教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这些数据库及电子杂志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编辑部上述声明。

本编辑部发现网上出现了造假的农业考古杂志社官网(www.nykaogu.cn。由百度搜索或360搜索,会出现欢迎访问农业考古杂志社官网,极其仿真,网页中的在线投稿和投稿邮箱(nykaogubjb@163.com)都是假的,已有不少作者上当受骗,此网页是盗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ICP注册号所建的网页。本编辑部特此声明:

1.《农业考古》编辑部只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领导下的编辑部,未成立杂志社。

2.本编辑部没有设立在线投稿,只有唯一正确的投稿邮箱:agarsym@126.com

3.本刊不以任何方式向作者收取版面费。

4.本刊未委托任何个人或机构组稿,网上一切中介、代发机构与本刊无关,请作者们谨慎投稿。

九、通讯地址:330006,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考古》编辑部。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