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仰韶时期的动物遗存
文献摘要:
沟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西南,老灌河东岸二级台地上.2007-2009年共发掘5000 m2,出土了 7700多件仰韶时期动物骨骼.可鉴定标本至少代表5纲11目19科23个属种,包括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犬(Canis familiaris)、水牛(Buballus buballus)、犀牛(Rhinoceros sp.)、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等.动物群统计结果表明,仰韶文化一至三期含犀牛、亚洲象、竹鼠等喜温动物,四期中无喜温动物;根据动物生境,可判断该地区仰韶文化一至三期气候温暖湿润,四期相对干冷.仰韶文化一、二期狩猎动物的数量稍多于或等于家养动物,说明该时期"狩猎采集"比"饲养家畜"的活动多或并重;三、四期家猪骨骼占比分别是90.7%和87.9%,说明饲养家畜是一项主要的生业方式,狩猎和捕捞仅起辅助作用.仰韶文化三期3个兽骨坑内各埋藏了 1具完整的成年母猪骨架,其中K15内为孕晚期母猪,怀仔猪数为7或稍多,为研究我国早期家猪繁育情况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总之,该遗址出土的丰富动物遗骸可为研究汉水中游地区仰韶时期的古环境、生业模式、动物资源利用、畜牧史等提供重要资料.
文献关键词:
沟湾遗址;仰韶文化;动物考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侯彦峰;张建;曹艳朋;靳松安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4500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4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侯彦峰;张建;曹艳朋;靳松安-.河南淅川沟湾遗址仰韶时期的动物遗存)[J].人类学学报,2022(05):913-926
A类:
沟湾遗址,Buballus,buballus,Rhizomys,taivana,畜牧史
B类:
仰韶时期,动物遗存,淅川县,县上,上集,集镇,镇西,灌河,河东岸,台地,出土,多件,动物骨骼,Sus,scrofa,domesticus,Canis,familiaris,水牛,犀牛,Rhinoceros,sp,亚洲象,Elephas,maximus,竹鼠,sinensis,花面狸,Paguma,larvata,动物群,仰韶文化,三期,四期,生境,可判,候温,暖湿,湿润,干冷,二期,狩猎,稍多,家养动物,饲养,养家,家畜,家猪,猪骨,生业方式,捕捞,辅助作用,兽骨,埋藏,母猪,K15,孕晚期,仔猪,猪繁育,十分宝贵,总之,遗骸,汉水,古环境,生业模式,动物资源,动物考古
AB值:
0.4989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