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哈民忙哈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文献摘要:
哈民忙哈遗址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为重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甚至思想观念等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重建该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有助于揭示哈民忙哈遗址产生和兴盛的动因及科尔沁沙地史前文化的变迁过程.目前,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显示哈民忙哈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具有多样性,但各种生业模式的比重以及是否存在家畜饲养等问题还缺乏相应的了解.本文对该遗址87例人骨与18例动物骨骼进行了 C、N稳定同位素分析,还原了人和动物的食物结构及生业经济面貌.结果显示,陆生野生动物的食物结构主要基于C3植物类食物和少量的C4农作物,而犬科动物则体现出家养动物的食谱特性:食物主要依赖C4食物和人类食物残羹.C4类粟黍农作物和以此饲喂的动物是该遗址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粟黍农作物在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在该遗址中,女性摄入相对较多的粟黍和相对较少的肉类,与男性在食物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耕、家畜饲养是先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狩猎、渔猎和采集是生业的重要补充.
文献关键词:
哈民忙哈遗址;C、N稳定同位素;食物结构;性别差异;生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全超;孙语泽;侯亮亮;吉平;朱永刚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长春13001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太原03000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呼和浩特01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全超;孙语泽;侯亮亮;吉平;朱永刚-.哈民忙哈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2(02):261-273
A类:
B类:
哈民忙哈遗址,动物骨骼,稳定同位素分析,迄今为止,一处,史前聚落遗址,生产和生活,生活情况,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弥足珍贵,先民,食物结构,生业经济,兴盛,科尔沁沙地,史前文化,生业模式,家畜,饲养,人骨,陆生野生动物,C3,C4,犬科,出家,家养动物,食谱,残羹,粟黍,饲喂,食物来源,摄入,肉类,农耕,经济行为,狩猎,渔猎,性别差异
AB值:
0.3108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