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涉农职业教育增强服务乡村振兴适应性的实践困境及破解策略
文献摘要:
增强涉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对于全面推进"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涉农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存在"浅嵌"与"脱嵌"的适应性偏差困境,表现为教育前"冷农"、教育中"去农"和教育后"离农".由于人的适应性是主客互作共同发展的过程,故涉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在于以技术为基础、以"人—业—地"为载体而实现自身与乡村的协同发展,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达至与乡村共兴.基于此,结合"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分析框架构建涉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软硬相兼、融通嵌合的适应性增强机制.为实现构建这一机制,涉农职业教育需立足适应性而超越适应性,采取"修技+立德""在地+去地""二元+多元"的服务路径,在锻造技能人才中厚植"三农"情怀,在适应"三农"中引领乡村发展,在深耕村教关系中开拓外部要素.
文献关键词:
增强适应性;乡村振兴;涉农职业教育;村教共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红梅;肖泽平;杨素丹
作者机构: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090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红梅;肖泽平;杨素丹-.涉农职业教育增强服务乡村振兴适应性的实践困境及破解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12):44-50
A类:
村教共兴
B类:
涉农职业教育,增强服务,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困境,破解策略,职业教育服务,脱嵌,中达,框架构建,嵌合,增强机制,服务路径,锻造,技能人才,厚植,乡村发展,深耕,增强适应性
AB值:
0.2256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