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早产儿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超早产儿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超早产儿70例的临床资料,将治愈出院及好转出院者纳入存活组(55例),抢救无效死亡和病情处于临终时放弃治疗后死亡者纳入死亡组(15例).比较两组超早产儿母亲的妊娠、超早产儿住院期间状况及主要并发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超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结果 70例超早产儿胎龄23~27+6周,平均(26.4±0.9)周,出生体重580~1450 g,平均(983±183)g,存活率为78.6%(55/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早产儿存活组和死亡组胎龄、多胎、新生儿窒息、重度窒息、产前使用激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肺出血、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双胎[O(R)=5.574(95%CI:1.270,24.460)、NEC[O(R)=5.146(95%CI:1.016,16.049)]、肺出血[O(R)=6.861(95%CI:1.359,36.645)]为超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 超早产儿病死率较高,双胎妊娠、肺出血及NEC为超早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
文献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出血;超早产儿;双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俊峰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江苏 苏州 215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俊峰-.超早产儿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03):93-96
A类:
B类:
超早产儿,生存状况,苏州市,市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抢救无效,效死,临终时,放弃治疗,死亡者,早产儿母亲,住院期间,高危因素,胎龄,27+6,出生体重,多胎,新生儿窒息,重度窒息,产前,使用激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肺出血,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双胎妊娠
AB值:
0.1859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