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MR与CT引导下经皮兔VX2肝脏血管旁肿瘤模型制作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1.5 T封闭式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与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兔VX2肝脏血管旁肿瘤模型制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配至MR引导组(n=30)和CT引导组(n=30),分别在MR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至兔肝大血管旁将兔VX2肿瘤组织瘤块种植,评价肿瘤模型制作成功率、穿刺针显影情况、针尖周围血管显影情况、手术时间及安全性.结果MR引导组建模成功率为96.7%,仅1只出现针道转移,CT引导组建模成功率为80.0%,2只出现针道转移,3只肝脏其他部位出现转移灶,1只死亡原因不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MR引导组20 G同轴穿刺针在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的伪影倍数为(7.26±0.38)倍,CT引导组20 G同轴穿刺针的伪影倍数为(2.51±0.5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T引导组13只(43.3%)穿刺针针尖周围出现星芒状低密度伪影,干扰肝内血管显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3,P<0.01).MR引导组手术时间明显较CT引导组长[(13.32±2.45)min vs.(8.42±1.46)min,P<0.001).CT引导组2只(6.67%)发生少量腹腔积液.两组均未见肝脓肿、黄疸及膈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相比CT引导,MR引导下经皮兔肝脏血管旁肿瘤种植是一种更有效的造模方法,虽然穿刺针伪影倍数大、手术耗时长,但是针尖周围血管显影清晰,并发症发生率低.
文献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肝脏血管旁肿瘤模型;兔VX2肿瘤;建模成功率;安全性
作者姓名:
冯旭;冯桂玲;刘彦;孙白瑾涛;李兵;杜勇
作者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充 63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旭;冯桂玲;刘彦;孙白瑾涛;李兵;杜勇-.MR与CT引导下经皮兔VX2肝脏血管旁肿瘤模型制作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磁共振成像,2022(04):84-88
A类:
肝脏血管旁肿瘤模型
B类:
MR,VX2,模型制作,封闭式,magnetic,resonance,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配,经皮穿刺,兔肝,大血管,肿瘤组织,穿刺针,针尖,手术时间,建模成功率,针道,转移灶,死亡原因,原因不明,同轴,weighted,imaging,T1WI,伪影,倍数,星芒状,肝内,组手,组长,腹腔积液,肝脓肿,黄疸,膈肌,穿孔,严重并发症,肿瘤种植,造模方法,并发症发生率,磁共振成像
AB值:
0.2809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