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模态交互的车内即时通信应用可用性评价
文献摘要:
针对多模态交互的车内即时通信应用,构建可用性评价模型,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基于人机界面和可用性等领域的研究,确定了明确易操作、高效实用和安全的可用性原则,依次定义共15项评价指标,并创新性地搭建了实车模拟驾驶平台对3款汽车进行了可用性评价测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综合考虑主观意见和客观数据表现,动态地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在实车测试中发现了触屏交互引起的视觉和操作分心对安全性方面构成威胁,语音交互的任务完成时间直接影响用户的人机信任进而影响驾驶绩效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基于该实车模拟驾驶平台和评价模型,还可针对更多样的交互模态、交互任务和车机应用进行可用性测试与评价,并指导其体验设计.
文献关键词:
驾驶分心;可用性;层次分析法;CRITIC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钧;潘维涛;徐雯霞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上海 201804;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上海 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钧;潘维涛;徐雯霞-.多模态交互的车内即时通信应用可用性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2(12):1264-1272
A类:
B类:
多模态交互,车内,即时通信,通信应用,可用性评价,优化建议,人机界面,车模,模拟驾驶,评价测试,结合层,CRITIC,客观数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车测试,构成威胁,语音交互,任务完成时间,人机信任,驾驶绩效,交互模态,车机,可用性测试,测试与评价,体验设计,驾驶分心
AB值:
0.3676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