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分子互作网络探讨丹蒌片干预PI3K/AKT/NF-κB/TNF通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分子互作网络探讨丹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和PharmMapper数据库检索丹蒌片所有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 cards及TTD数据库检索NAFLD的潜在靶点,Uniprot数据库校正去重后上传至Venny2.1软件绘制韦恩图并取其交集.同时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分析,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取1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蒌片组进行体内验证,取血清检测血脂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NF通路相关蛋白,ELISA检测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共得到丹蒌片的141个有效活性成分,350个潜在靶点,478个NAFLD相关靶点;Venny2.1软件筛选出丹蒌片干预NAFLD的共有靶标蛋白115个,根据P≤0.01的GO注释分析得到335个BP信息,47个MF信息,32个CC信息,93个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炎症反应、胆固醇代谢过程、胰岛素刺激的细胞反应、TNF信号通路等;体内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LDL-C、TG和T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5);炎症通路蛋白PI3K、p-AKT、p-IκB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RAF2、p-IKKs、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丹蒌片治疗后,模型组小鼠血清LDL-C、TG和T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炎症通路蛋白PI3K、p-AKT、p-IκB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RAF2、p-IKKs、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蒌片通过多靶点协助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发挥调控作用治疗NAFLD,进一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为丹蒌片的临床应用及NAFLD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分子互作网络;丹蒌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症反应;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
张新;陈文娜;宋囡;金宏飞;张琪;何信用;刘雨彤
作者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新;陈文娜;宋囡;金宏飞;张琪;何信用;刘雨彤-.基于分子互作网络探讨丹蒌片干预PI3K/AKT/NF-κB/TNF通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11):1324-1332
A类:
IKKs
B类:
分子互作网络,丹蒌片,PI3K,AKT,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分子作用机制,TCMSP,PubChem,PharmMapper,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潜在作用,作用靶点,DisGeNET,Gene,cards,TTD,潜在靶点,Uniprot,Venny2,韦恩图,交集,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网络,网络图,DAVID,可视化处理,C57BL,6J,体内验证,血清检测,血脂水平,blot,靶标蛋白,MF,CC,胆固醇代谢,代谢过程,小鼠血清,LDL,HDL,平降,炎症通路,通路蛋白,Ba,蛋白表达水平,TRAF2,多靶点,调控氧化,脂质代谢,多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B值:
0.2592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