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隧道式锚碇在碎裂岩体中成洞及承载特性数值模拟
文献摘要:
与重力式锚碇相比,隧道式锚碇更为经济、环保,在峡谷地区悬索桥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西南地区某在建铁路大跨度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在IV—V级工程岩体中承担4.3×105 kN的超大主缆荷载,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隧道式锚碇的成洞特性、主缆荷载及超载作用下的围岩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设计支护措施,碎裂岩体在锚洞开挖后处于轻微挤压变形状态.主缆荷载作用下,锚碇周边围岩主要表现为弹性变形,锚塞体的位移增量属毫米级,围岩变形受地层岩性影响显著,锚塞体周边围岩位移梯度较大,主缆荷载的扩散范围有限;超载作用下,锚塞体围岩塑性区由后锚面逐步沿着锚塞体周边围岩向中前部发展,其最终破坏模式为锚岩接触周边围岩的剪切破坏.隧道式锚碇在围级基本质量较差的碎裂岩体中同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文献关键词:
碎裂岩体;大跨度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成洞特性;承载特性;超载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家富;吴勇进;王腾飞;张宜虎
作者机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50;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家富;吴勇进;王腾飞;张宜虎-.隧道式锚碇在碎裂岩体中成洞及承载特性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06):101-106,112
A类:
成洞特性,超载能力
B类:
隧道式锚碇,碎裂岩体,承载特性,重力式锚碇,峡谷地区,西南地区,大跨度悬索桥,桥隧,IV,kN,主缆,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方法,超载作用,响应特征,支护措施,洞开,开挖,挤压变形,变形状态,荷载作用,边围,弹性变形,锚塞体,毫米,围岩变形,地层岩性,围岩位移,位移梯度,围岩塑性区,前部,破坏模式,剪切破坏
AB值:
0.2481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