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叶性肺炎形成支气管黏液栓高危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大叶性肺炎形成支气管黏液栓的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纤维支气管镜下情况分为黏液栓组和非黏液栓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共收治大叶性肺炎患儿935例.根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纳入黏液栓组135例,男73例、女62例,中位年龄5.0(3.1~7.0)岁;简单随机法抽取非黏液栓组135例,男75例、女60例,中位年龄5.8(4.0~7.0)岁.与非黏液栓组相比,黏液栓组的热程较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CD 4/CD 8水平较高,血小板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原体均以肺炎支原体为主,黏液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为92.6%,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比例为20.7%,肺炎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比例为51.1%,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比例为14.1%,高于非黏液栓组的77.0%、11.9%、2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28.51,P均<0.05).黏液栓组感染部位为肺下叶和左肺下叶的比例高于非黏液栓组,胸腔积液、肝功能损伤以及后遗症发生率均高于非黏液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LDH和CD 4/CD 8是大叶性肺炎形成黏液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黏液栓的形成与LDH、CD 4/CD 8有关.
文献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黏液栓;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儿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苏艳艳;汤昱;王艳琼;徐沙沙;董利利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艳艳;汤昱;王艳琼;徐沙沙;董利利-.大叶性肺炎形成支气管黏液栓高危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22(04):258-262
A类:
B类:
支气管黏液栓,高危因素分析,大叶性肺炎患儿,下情,实验室检查,共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热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二聚体,CD,血小板计数,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并病,EB,感染部位,左肺下叶,胸腔积液,肝功能损伤,后遗症,二分类,logistic
AB值:
0.150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