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黏液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 PP)患儿发生黏液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14例M 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和支气管镜结果分为黏液栓塞组(98例)和对照组(11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及支气管镜结果等情况,并分析发生黏液栓塞的危险因素,评估黏液栓塞的临界值.结果 黏液栓塞组患儿年龄较大(t=-4.877),发热持续时间(Z=-7.908)和住院时间(Z=-10.273)均较长,热峰>40℃发生率较高(χ2=68.628),胸腔积液发生率较高(χ2=35.032),喘息发生率较低(χ2=10.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黏液栓塞较多发生在双下叶支气管,黏液栓塞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较高(t值分别为-5.100、-9.368、-5.595、-8.577,P<0.05);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水平均较低(t值分别为2.820、5.966,P<0.05).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显示,MPP患儿年龄>4.28岁、热程>4.5天、CRP>19.71mg/L、LDH>348.5IU/L时,存在气道内黏液栓塞形成的可能.多因素分析显示,DDR(>0.58mg/L)、CRP(>19.71mg/L)、热峰(>40℃)、热程(>4.5天)均是导致MPP黏液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R、CRP、热程、热峰均是M PP形成黏液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M PP患儿发生气道黏液栓塞提供了依据.
文献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黏液栓塞;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琼华;郑敬阳;曾丽娥;林春燕;尤玉婷;林洁如;林印涛
作者机构:
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福建泉州36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琼华;郑敬阳;曾丽娥;林春燕;尤玉婷;林洁如;林印涛-.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黏液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05):47-52
A类:
黏液栓塞,气道内黏液栓塞
B类:
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患儿,危险因素分析,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支气管镜,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发热持续时间,胸腔积液,喘息,双下,下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二聚体,DDR,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计数,WBC,PLT,MPP,热程,71mg,5IU,多因素分析,58mg,早期识别,生气,气道黏液栓
AB值:
0.1824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