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口咽部常见细菌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口咽部常见细菌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13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同医院42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法检测入组儿童口咽部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SP)、卡他莫拉杆菌(CTA)、流感嗜血杆菌(HI)]。首先比较MPP患儿及健康儿童口咽部细菌检出情况,再将134例MPP患儿根据年龄(<1岁、1~<3岁、3~<6岁及6~14岁)、有无细菌检出[肺炎支原体(MP)、MP+细菌]及检出菌种不同(MP+SP、MP+CTA及MP+HI)进行分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及 χ2检验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34例MPP患儿检出细菌79例(58.96%),42例健康儿童检出细菌17例(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4, P<0.05)。与MP组相比,MP+细菌组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水平[8.5(6.7,12.0)×10 9/L比7.8(5.8,9.3)×10 9/L, Z=-2.232]、C反应蛋白(CRP)水平[19.2(7.2,35.0) mg/L比8.4(3.4,24.6) mg/L, Z=-2.81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86(244,365) U/L比250(210,302) U/L, Z=-2.474]及大叶性肺炎比例[40.51%(32/79例)比18.18%(10/55例), χ2=7.510]、胸腔积液比例[13.92%(11/79例)比3.64%(2/55例), χ2=3.917]、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比例[34.18%(27/79例)比18.18%(10/55例), χ2=4.151]均较高;总热程[10(7,12) d比8(6,10) d, Z=-2.706]及抗生素使用时间[16(13,19) d比12(9,16) d, Z=-3.747]均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P+SP组外周血中WBC高于MP+HI组[12.20(7.80,17.30)×10 9/L比6.75(5.37,9.44)×10 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1.574, P<0.05);MP+SP组[56.67%(17/30例)]大叶性肺炎发生率高于MP+CTA组[0(0/3例)]和MP+HI组[18.75%(3/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70, P<0.05)。 结论:MPP患儿口咽部更易发生细菌定植或感染,当WBC、CRP及LDH均明显升高,影像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或有胸腔积液时,提示可能混合细菌感染,热程更长,难治性MPP比例增高,且常见的混合细菌为SP。
文献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口咽部;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杆菌
作者姓名:
韩丽娜;朱冬雪;姚慧生;郭东星;王良玉;蔚然;辛德莉;韩晓华
作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沈阳 110004;沈阳市妇婴医院新生儿科,沈阳 1100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院研究所,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北京 100020;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青岛 266000
引用格式:
[1]韩丽娜;朱冬雪;姚慧生;郭东星;王良玉;蔚然;辛德莉;韩晓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口咽部常见细菌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12):903-908
A类:
卡他莫拉杆菌,MP+SP,MP+CTA,MP+HI
B类:
肺炎患儿,口咽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小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健康儿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法,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情况,菌种,秩和检验,WBC,10 ,乳酸脱氢酶,LDH,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热程,抗生素使用,使用时间,细菌定植,影像表现,大片,变影,或有,混合细菌感染
AB值:
0.1675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