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媒体"何以装"旧文化"?——"上海非遗青年"的媒介策展实践研究
文献摘要: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传播的热点.文章使用深度访谈和辅助文本资料分析法考察"上海非遗青年"这一学生团体的媒介策展实践机制及其制度性动因.研究发现,自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记忆与品位和被升学制度承认的文化实践是"非遗青年"开展媒介策展实践的重要动因,媒介策展实践又使他们的原本不可见的文化记忆与品位转化为可见的文化资本.具体来说,"非遗青年"在童年时期通过家庭习得、培养原初审美品位,形成文化记忆;这些积累的文化记忆和步入高中后学校的文化承认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要素,激发他们创立非遗社团并利用社交媒介、公共空间策展实践传播非遗文化;这些媒介策展实践既不断激活和再现他们关于非遗的文化记忆,得到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体系的认可.
文献关键词:
非遗青年;媒介策展实践;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姓名:
孟筱筱;李耘耕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筱筱;李耘耕-."新媒体"何以装"旧文化"?——"上海非遗青年"的媒介策展实践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2(05):32-41
A类:
非遗青年,媒介策展实践,文化承认
B类:
上海非遗,使用深度,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法考,实践机制,制度性,童年时代,文化记忆,文化实践,不可见,文化资本,具体来说,童年时期,习得,原初,初审,审美品位,成文,后学,社团,社交媒介,公共空间,非遗文化
AB值:
0.2025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