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饭圈的日常极化:表现形式、发生机理与演化效应
文献摘要:
饭圈以共同喜爱的偶像为纽带交流情感、建构认同,但强烈的情感投入也导致粉丝群体之间时常爆发激烈的冲突,"日常极化"成为追星模式的常态.他们采用"爆吧"策略形成视觉冲击效应,借助隐喻修辞进行意义争夺,并通过有组织的分工合作完成冲突的规模化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社群行为模式,饭圈的日常极化是内部圈层结构、情感动员和外部资本运营形塑的结果,提供了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青年群体集体行动的新逻辑.但万人刷屏的人海战术也容易使参与者陷入图像狂欢和网络民粹主义,阻碍深度交流和政治沟通.本研究在拓展极化理论解释边界的同时,为饭圈乱象治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文献关键词:
饭圈;群体极化;网络民族主义
作者姓名:
崔志梅
作者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乡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志梅-.饭圈的日常极化:表现形式、发生机理与演化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2022(10):95-101,119
A类:
B类:
发生机理,同喜,偶像,情感投入,粉丝群体,追星,视觉冲击,冲击效应,隐喻修辞,争夺,有组织,分工合作,规模化生产,网络社群,行为模式,圈层结构,情感动员,资本运营,形塑,新媒介,商业文化,文化环境,青年群体,集体行动,新逻辑,刷屏,人海战术,狂欢,网络民粹主义,深度交流,政治沟通,理论解释,饭圈乱象,群体极化,网络民族主义
AB值:
0.507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