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透明土的静压桩贯入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桩型贯入过程的作用机理和挤土效应,进一步揭示"楔形体"现象,基于透明土可视化模型试验和优化的增量RG-P1V图像处理技术,采用小型试验机加载系统开展了平头桩和圆锥桩的静压贯入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SSPM理论解进行了对比.利用高温染色技术对熔融石英颗粒进行染色处理,进而用染色的颗粒对透明土试样进行部分替换,形象而直观地观测到楔形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平头桩和圆锥桩贯入过程对周围土体扰动的模式.结果表明:平头桩贯入对周围土体的变形影响大于圆锥桩;由于未考虑桩土之间的摩擦,SSPM对于近桩侧的土体变形预测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浅基础贯入问题,桩周土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向上隆起;两种桩型不同贯入机理的主要原因是平头桩底部的楔形体效应.
文献关键词:
静压贯入;透明土;RG-PIV;楔形体效应;土体扰动;SSPM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明雷;付艳青;刘聪
作者机构:
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明雷;付艳青;刘聪-.基于透明土的静压桩贯入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22(03):49-55
A类:
P1V,静压贯入,SSPM,楔形体效应
B类:
透明土,静压桩,模型试验,桩型,贯入过程,挤土效应,可视化模型,RG,图像处理技术,试验机,机加,加载系统,平头,圆锥,贯入试验,理论解,熔融石英,石英颗粒,染色处理,行部,土体扰动,变形影响,土体变形,变形预测,浅基础,隆起,贯入机理,PIV
AB值:
0.3225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