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家:厚的文化与薄的哲学——对李勇教授一文的回应
文献摘要:
在一个没有"家"的哲学时代,提出"家"哲学势必遭到各种质疑,如李勇教授从内、外两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家"哲学可能遭到的批判.确实,"家"哲学要在现代世界站立住,就必须经受各种挑战.从"家"问题内部的论域来看,首先要清楚区分传统的家与现代的家,古今之间有联系也有很大差异.今天我们讨论"家"的问题并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一定要站在现代世界之中.其次,"家"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其在中国社会的形态与在世界范围的形态也需要深入辨析,汉语哲学有责任充分汲取中国思想传统的资源.最后,"家"作为社会性论题与作为哲学性论题也有所不同,本文强调从哲学层面来思考"家"的问题.从外部的哲学批评立场来看,"家"哲学还需应对来自自然主义、多元主义以及个体主义立场的挑战.在这些问题上,"家"哲学有着不同的形而上学预设.最终"家"问题有一个从"厚的文化"不断理性化到"薄的哲学"的过程.但"薄"并不意味单薄,而是意味着论题的普遍化.
文献关键词:
"家"哲学;厚的文化;薄的哲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向晨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向晨-.家:厚的文化与薄的哲学——对李勇教授一文的回应)[J].哲学动态,2022(06):45-55
A类:
薄的哲学
B类:
厚的文化,一文,势必,深入细致,现代世界,站立,立住,须经,经受,论域,古今之间,汉语哲学,有责,中国思想,思想传统,性论,论题,哲学层面,自然主义,多元主义,个体主义,形而上学,理性化,不意,单薄,普遍化
AB值:
0.3929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