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所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105个椎体),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个椎体)和观察组(54个椎体)各43例.对照组行经皮PVP治疗,观察组行PKP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伤椎椎体情况(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伤椎功能[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骨水泥注入量较对照组多,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obb角小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ODI指数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与PVP均可促进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功能恢复,但PKP治疗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侧突方面有较大优势,更利于伤椎功能的恢复,且患者疼痛较轻,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
文献关键词:
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国红
作者机构: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国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02):258-260
A类:
B类: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疗效分析,PKP,胸腰椎骨折,我院,骨折患者,PVP,组手,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Cobb,椎体前缘高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伤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发症情况,组长,ODI,骨水泥渗漏率,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正脊,脊柱,较轻,术后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
AB值:
0.1494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