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皮二次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二次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36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观察组使用经皮二次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脊柱结构指标、疼痛及腰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当(P>0.05),骨水泥用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相当(P>0.05),但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痛ODI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术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切口感染、下肢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二次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二次撑开扩张病变椎体,降低注入骨水泥压力,增加骨水泥注入量,促进椎体高度恢复,减少远期椎体高度丢失,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腰部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文献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经皮二次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利东;王强;孔文斌;顾杰
作者机构:
常熟市中医院/常熟市新区医院骨伤科,江苏 苏州 215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利东;王强;孔文斌;顾杰-.经皮二次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09):54-56,67
A类:
经皮二次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B类:
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骨折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本院,骨折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指标,脊柱,结构指标,腰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组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泥用量,椎体前缘高度,Cobb,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ODI,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切口感染,感觉异常,疗效显著,撑开,入骨,注入量,椎体高度丢失,缓解疼痛
AB值:
0.1574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