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
文献摘要: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过80年的阐释和传播,已经从一种战时文艺理论发展为贯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整个过程的"人民性"文艺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确立不只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与其生生不息的跨时代阐释、传播、发展及其体制化过程紧密相关.《讲话》文艺思想既来自马列主义的理论资源,也来自中国革命和变革的社会实践,二者共同构成了这一思想体系生成发展和实践传播的逻辑基础.《讲话》是一种历史事实和现实精神的互动存在,我们需要对其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做进一步的确认和理解.这种确认和理解不能只限于对其文献本身的评价,而是应将其置于中国现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的层面进行历时性和现实性的客观评价.
文献关键词:
《讲话》;人民性;历史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
作者姓名:
张福贵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福贵-."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J].文学评论,2022(03):16-24
A类:
B类:
人民性,文艺思想,逻辑基础,理论建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战时,时文,文艺理论,理论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体系,生生不息,体制化,马列主义,理论资源,中国革命,历史事实,现实精神,历史价值,当代意义,只限,思想文化,历史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历时性,现实性,客观评价
AB值:
0.381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