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赵树理小说与晋绥边区文学发展——以《晋绥日报》副刊为考察中心
文献摘要:
1940年代赵树理在整个解放区是个方向性的作家,他连续发表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变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在解放区名声大噪,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赵树理成为工农兵文学的方向性作家.这在1946年7月周扬的文章《论赵树理的创作》中有所体现,赵树理创作"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①.1947年9月,郭沫若也写了《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一文,称赞"这是一株在原野里成长起来的大树子"②,是那个时代最接地气、最具生命力的创作.接着在1946年和1947年期间,《晋绥日 报》副刊连载了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小经理》和《福贵》,为当时边区新小说的文本样式、话语体系和文学创作形态的建构起到了标杆性的引领作用,奠定了其文学工农兵大众化方向.这在晋绥文学创作主力"晋绥五作家"的创作实绩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当然与以后的"山药蛋派"的形成和发展及与"山药蛋派"作家的创作风格、写作倾向都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说赵树理的小说创作对当时的晋绥边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及后续的"山药蛋派"作家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宫东红;张雪莹
作者机构:
吕梁学院;山西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宫东红;张雪莹-.赵树理小说与晋绥边区文学发展——以《晋绥日报》副刊为考察中心)[J].小说评论,2022(02):204-207
A类:
工农兵文学
B类:
赵树理,晋绥边区,文学发展,晋绥日报,副刊,方向性,小二黑结婚,李家庄,老百姓,名声大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周扬,毛泽东文艺思想,郭沫若,一文,称赞,一株,原野,大树,那个,接地气,连载,经理,新小说,样式,文学创作,创作形态,标杆,大众化,实绩,山药蛋,创作风格,小说创作,解放区文学,启示意义
AB值:
0.3100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