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讲话》与人民文艺的原点性问题
文献摘要:
本文从《讲话》的历史语境和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出发,重新讨论了有关人民文艺的原点性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1930-194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和社会结构革命的问题意识,认为《讲话》是对马列主义"新哲学"的具体实践,并通过知识分子的"有机化"来完成人民中国的区域性和阶级性整合.继而围绕文艺的服务对象、文艺家的主体修养和文艺的人民化实践这三个核心面向,探讨《讲话》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工农兵文艺"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革命中国的文化领导权问题,文艺家的自我改造则涉及文艺创作者的主体修养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实践一种更高层级的"人人都是文艺家"的理想状态.在探讨这些问题时,论文主要借重了毛泽东这一时期提出的基本哲学理论范畴,从政治的实质性内涵出发,希望重新打开《讲话》的内在历史视野,并尝试对其中蕴含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方法进行一种理论化总结.
文献关键词:
《讲话》;人民文艺;"新哲学";有机知识分子;原点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桂梅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桂梅-.《讲话》与人民文艺的原点性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06):1-31
A类:
B类:
人民文艺,原点性,历史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结构,问题意识,马列主义,阶级性,服务对象,文艺家,工农兵文艺,命中,文化领导权,自我改造,文艺创作,创作者,最终目标,借重,毛泽东,哲学理论,理论范畴,政治的,历史视野,实践方法,理论化,有机知识分子
AB值:
0.350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