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层传播的理论来源与历史实践——以20世纪40年代《解放日报》改版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
文献摘要:
根据地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种深入基层、动员群众的社会实践,其中文化宣传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把这种在基层开展的新闻传播实践命名为基层传播,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宣传制度.借助基层传播,现代化的信息和革命的理念从城市传播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与发展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单向度地理解从城市向乡村的扩散不同,基层传播的历史经验建立在对传播内容(现代知识)、传播主体(知识分子)、传播媒介(都市化媒体)和传播受众(群众)的四重改造中.这种基层传播的理论来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日报》改版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样两个在新闻、文学领域进行的"整风运动".本文结合具体的基层传播实践来呈现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受众的重塑过程,主要分析四个问题,一是从宣传角度理解《解放日报》改版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二是对新闻、文学等现代媒介的改造,使其适应农村根据地的环境;三是逆向流动的知识分子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信使,也是深度参与基层建设的代言人/中介者;四是基层传播的历史启示.
文献关键词:
《解放日报》改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基层传播;逆向流动的知识分子;改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慧瑜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慧瑜-.基层传播的理论来源与历史实践——以20世纪40年代《解放日报》改版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J].现代中文学刊,2022(03):15-26
A类:
逆向流动的知识分子
B类:
基层传播,理论来源,历史实践,解放日报,改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地,深入基层,动员群众,文化宣传,宣传活动,新闻传播实践,宣传制度,城市传播,播到,贫穷,发展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单向度,传播内容,现代知识,传播主体,传播媒介,都市化,传播受众,四重,整风运动,呈现传播,现代媒介,信息传播,信使,深度参与,基层建设,代言人,中介者,历史启示
AB值:
0.282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