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裂褶菌杂交菌株'阜裂2号'选育
文献摘要:
通过制备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菌株Y 26和Y 29孢子单核体菌株及交配型鉴定、配对杂交和显微镜观察获得杂交菌株;以菌落特征、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为指标,初步筛选出优势杂交菌株;对其进行栽培实验,以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效率为指标筛选高产杂交菌株;对高产菌株与菌株Y 26、Y 29进行中试栽培,测定菌丝满袋时间、产量和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采用拮抗实验和ISSR方法分析高产菌株与菌株Y 26、Y 29的差异.结果表明:从48个杂交组合中获得29个杂交菌株,初筛获得5个优势菌株,复筛获得高产菌株H 27;与亲本菌株Y 26和Y 29比较,菌株H 27菌丝满菌袋时间(18.20 d)最短,产量(175.13 g)最高,生物学效率(50.04%)最大,蛋白质含量(17.03%)最高,粗脂肪含量(0.92%)较低,粗纤维含量(18.42%)较高,多糖含量(7.12%)较低.拮抗实验和ISSR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菌株H 27与亲本菌株Y 26和Y 29有差异.菌株H 27已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定名为'阜裂2号'.
文献关键词:
裂褶菌;单孢杂交;品种选育;生物学效率
作者姓名:
刘明广;李东林;李琳
作者机构: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系,安徽阜阳 236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明广;李东林;李琳-.裂褶菌杂交菌株'阜裂2号'选育)[J].食用菌学报,2022(03):19-27
A类:
Schizophyllum
B类:
裂褶菌,commune,孢子,单核体,交配型,菌落,菌丝生长势,生长速度,初步筛选,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效率,指标筛选,高产菌株,中试,子实体,营养成分,成分含量,ISSR,杂交组合,初筛,优势菌,复筛,亲本,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多糖含量,非主要农作物,农作物品种,品种鉴定,定名,单孢杂交,品种选育
AB值:
0.3517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