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以史为鉴有效性的限度
文献摘要:
"以史为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观念之一,其有效性被国人视为理所当然,但受到近代以来的西方思想界的怀疑乃至否定,如黑格尔认为,经验和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和各政府从未向历史学习."以史为鉴"的有效性在本质上是或然的,而不是必然的.其有效性乃基于人类的理性与永恒的人性:理性使人具有学习历史经验教训的能力,永恒不变的人性在客观上可以成为理性认识的对象.但人类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时,不单单受理性的支配,更受到与生俱来的欲望(物欲、情欲与权欲)的强力干预,故人们对于"以史为鉴"选择不是必然的.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不胜枚举的悲剧在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却大多归于欲望泛滥.锁住权力导致的欲望泛滥是近代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
文献关键词:
以史为鉴;人类本性;理性;欲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绪山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绪山-.论以史为鉴有效性的限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28-43
A类:
B类:
以史为鉴,文化观念,理所当然,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界,怀疑,黑格尔,告诉,各民族,从未,历史学习,或然,经验教训,永恒不变,理性认识,不单,单单,受理,与生俱来,欲望,物欲,情欲,权欲,故人,人类历史,不胜枚举,悲剧,上千,千差万别,归于,泛滥,锁住,政治的,人类本性
AB值:
0.5255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